在生活中,许多人受伤,虽然现在有许多止血良药,但当说到古代“金疮药”,很多人仍然觉得很神奇,因为据说,只要这种药撒在身上,立即可以停止出血。
对于金疮药,可能很多人不太知道,毕竟是古代人用过的一种药,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!不知道没关系,小编给你提个醒,在很多古装电视剧中,这一神药经常出现,尤其在军营中,那些战士受了伤,只要拿金疮药一敷,立马就有止血的效果!
作为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,中国的历史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,《史记》更是被鲁迅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,被无数的中外历史爱好者奉为圣书。
甲骨文作为一种古文字被发现,一般认为始于晚清的王懿荣。1899年,古董商范维卿携带从河南安阳小屯购买的有字甲骨,到北京请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鉴定。王懿荣认出这是一种古文字,遂重金收购并访求。在暴利的引诱下,小屯村民疯狂挖掘甲骨。
本文为读者来信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编辑们:请允许我暂时以编辑来称呼你们,因为我并不知道谁将读到这封信或者更应该说邮件。
它到底要守住商朝多少秘密?1923年12月25日,北京《晨报副刊》刊出了一篇《甲骨文之历史及其价值》的文章,首次将河南安阳等地出土的文字命名为“甲骨文”,引起了文史界巨烈的反响。这篇文章最初是清华大学陆懋德教授的演讲稿,后被报刊转载。
-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294 篇 原 创 主 文-公元79年,暴躁的维苏威火山压制不住怒火,铺天盖地的火山灰在顷刻间毫不留情将庞贝城全部湮没,1754年这座城被重新发现时,城内的街道、商店、宗教场所等建筑仍完美保留着1700年前的面貌。
提起清末学者王懿荣,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,而鲜为人知的是,他所在的山东烟台福山王氏家族,还出过许多为民请命、为国分忧的清官廉吏。清代时,王氏十一世传人王柔、王检两兄弟就是这样的清官,一个被誉为“白面包公”,一个被誉为“青天父母”。
文/郑国茂中国文明史为什么长久停滞于西周?一是疑古派的影响。疑古派亦称“古史辨派”。“五四运动”以后,史学研究中出的以疑古辨伪为主旨的学派。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、顾颉刚、钱玄同等。主张“离经叛道非圣无法的 《六经》论”,认为对于东周以后的史料“宁可疑古而失之,不可信古而失之”。
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:"中原文化殷创始,观此胜于读古书。"在他看来,殷墟的发现,是新史学的开端。20世纪初,河南安阳有一处都城遗址被发现,1928年正式进行考古发掘,经考证,这处遗址便是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,被称为"殷墟"。
1、殷墟:三千年前的帝都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对殷墟的发掘。“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”,它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。1899年的一天,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达仁堂中药铺购得治疗疟疾的中药。在其中的“龙骨”上,他意外地认出了陌生的古代文字。
【甲骨文】猜猜封面图片上的甲骨文是什么?提示:阅读顺序从上至下,从左到右,最右侧单成一列的那个字是理解整句卜辞的关键。留言回复你的答案,前十位回答正确的读者赠送本期杂志。
殷商王朝离我们现在年代久远,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在神话中看到,历史上对它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,也是因为如此,整个世界的史学家都怀疑殷商王朝是不存在的,是中国人自己杜撰出来的。可谁也没有想到,我们会通过一位老农发现并证实这个王朝的存在,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呢?